广交会显示:中国产品出口环境难以乐观
本报讯 昨日下午6时,备受各方关注的第103届广交会第一期顺利落幕。尽管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广交会方面还未能公布一期交易额的统计数据,但从本届广交会多位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反映以及大会公布的首两日成交额分析,今年中国产品的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出口要想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中国产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
根据广交会大会业务办的统计,广交会一期开幕前两日即截至16日,本届广交会出口展区累计成交50.7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同期增长了4.1%,比去年春交会同期增长了10.2%。
其中,机电产品成交占六成。机电产品成交32.8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64.7%,其次是家电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交13.6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交6.6亿美元,电子、电工产品5.2亿美元,分别比去年秋交会增长8%、10.3%、10.2%、38.7%。金属制品成交4.7亿美元,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成交4.1亿美元,分别下降6%、24.4%。
业内人士分析,从开幕首两日的成交数据看,虽然首两日出口展区成交50亿美元,比去年秋交会有所增长,但也仅仅是增长了4.1%;而即使是成交量占六成的机电产品,也仅仅比去年秋交会增长8%;同时,纺织制品等则下滑得比较厉害,比去年下降了二成多。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产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中国今年出口要想保持快速增长难度较大。
临近“闭幕”纺织品展区人丁更少
第一个“重灾区”就是纺织品服装行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破7的影响,加上本届广交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安保措施,广交会的纺织服装展区参展企业遇到了30年来未有的“冰点”。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近日在广交会巡馆时也指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多达5万余家,企业面临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压力和考验前所未有。
根据大会业务办的统计,本届广交会开幕前两天,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成交量分别比上届下降6%和24.4%。
谈及本届广交会的收获,一家纺织服装参展商对记者连连摇头,他表示:“开幕第一天面对客商比往年明显减少,就安慰自己说因为今年安保手续繁琐,部分采购商可能进馆需要时间,但谁知最近两天临近闭幕光顾我们展位的客商还更少。”
事实上,记者最近两天在广交会流花展馆的纺织品服装展区巡馆发现,该展区的客商比广交会刚开幕的首几天还少,特别是中午时分,展区内更是冷清。一家纺织参展商对记者表示,临近闭幕,生意更不好。因为老客户在开幕首几天该谈的都谈了,而目前的形势下开发新客户又很难。所以,展区内场面更冷清了。
广州纺织工贸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由于美国经济环境变差、人民币升值、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价格谈判比以往艰难,目前企业在谈价的时候都按照远期汇率来报,同时通过协商,将利润损失由客户、企业、工厂几方面共同分摊。
部分外国采购商提前“退房”
尽管目前广交会方面还未公布一期到会采购商人数的统计数字。但从广交会开幕首两天的统计看,与去年秋交会的到会客商相比,唯一下降的就是来自欧洲的客商。
但多位纺织品服装参展商则向记者反映,明显感觉本届广交会的到会客商出现下降趋势。记者近日的采访发现,受广交会生意不好的影响,尽管参展商受广交会纪律约束不能“提前撤展”,但部分外国客商已经提前“退房”。
广州一些酒店和招待所近日向本报记者反映,与往年相比,不少外国客商已提前退房了。这些外国客商反映:因为物价上涨,酒店客房比往年都贵,而广交会上生意又难做,住多一天就是多增加一天的成本而已,并不能有实际的收获。
[对策]
专家:出口企业要积极应对
海尔集团展位负责人直言,今年的形势严峻,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海外运费也涨,出口压力增大。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广交会显示出中国今年出口环境不容乐观,今年中国要想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较难。对于出口企业目前的困境,业内专家指出,出口企业不能一味消极等待,而是要积极寻找对策,以变应变。比如采取欧元交易,短期报价等做法,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有些企业“尽可能采用欧元结算和对外报价调整为一月一报”的做法值得提倡。此外,降低成本,内部挖潜也是一大应对方法。比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自主研发一些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等等。
[预告]
本届广交会二期将于本月25日起举行
本报讯 据悉,第103届广交会二期将在本月25-30日在广州流花展馆和琶洲展馆举行。参展产品主要是礼品、装饰品、玩具和家具、旅游休闲用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