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汤说刘波:他是知识分子经商失败的典型
来源:[ 搜狐财经 ]
诚成文化原董事长刘波潜逃到日本还是美国?
刘波逃匿与邪道商业理念之破产
诚成文化和刘波的最后消息
解密刘波--从刘波逃匿透视诚成文化的苦旅
刘波事发见诸报端后,坊间一方面对于刘波曾经是许晴丈夫的传闻十分热衷,一方面又有人指摘刘波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作为刘波昔日的合作伙伴和债权人,姜汤对上述的看法十分不以为然。面对记者,他显得十分冷静、客观,直言刘波并不坏,他的失败具有知识分子经商群体的普遍意义。
赢周刊:社会上针对刘波的说法很多,以你和他的交往来看,刘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姜 汤:尽管刘波到现在还欠着我的钱,但我骨子里并不恨他。说实话他不是一个坏人,甚至是个好人。他在我眼里是一个智慧、可爱、充满文化味的小兄弟。刘波有事业心,学习能力强、注重内省,并且很认真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刘波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除了自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外在环境监督机制不严,法规不完善造成的。在一个好的结构中,“坏人”有可能变成“好人”;可在一个不好的或是有缺陷的结构中,“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刘波本来不是一个“坏人”,但他无法抗拒扭曲的艰难环境,最后不由自主地成了一个有问题的人。但他究竟有什么问题,不是由我们或者媒体来断定,而是由法律部门来进行甄别。
赢周刊:就具体操作而言,刘波有哪些败招?
姜 汤:刘波最大的失败就是收购武汉长印,充当其大股东,从而跳进了资本市场的沼泽地,很难再爬起来。我当时十分不看好刘波进入长印,认为这是一次很大的冒险。刘波则看好当时证券市场的兴旺发展机会。事实上,武汉长印当时已是一支很烂的垃圾股,整个上市公司全部是不良资产,几乎不挣钱。谁当大股东都不可能拖动,肯定要贴很多钱。既然是大股东,你就要操盘,要找钱来维持正常的运营,这中间就免不了很多资金方面的操作。刘波好比跳上了长印这辆破车,随着破车越来越颠簸,他必然要抓别的东西来支撑,要用别的项目来做局,这样就更加重了资金的压力,从而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刘波只看到上市公司的好处,却没有看到资本市场的险恶之处。
赢周刊:从性格的角度分析,刘波又失败在哪里?
姜 汤:刘波性格上的弱点就是人情味重,面子观强,当断不断,对于那些不赚钱的项目和杂志,该砍不砍。刘波是一个做局的高手,但对实际的东西往往不屑一顾,可是虚的东西太多往往很难落地。这一点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下海经商普遍会犯的毛病。而现在的商业社会越来越实,需要靠具体的物质力量进行碰撞,只要还抱着传统思维的知识分子参与到经济大潮中,很多人就很难逃脱这种虚实碰撞的失败宿命,这也就是知识分子从商的悲剧所在。
赢周刊:刘波身上的教训,对于知识分子从商有哪些借鉴意义?
姜 汤:很多游弋商场的知识分子与刘波有着相同的处境,可能有的还没倒,但也透着不少辛酸。刘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人在动态的商业丛林中奔跑,把握自己的平衡虽然很难,但一定要力求不要摔倒。一个人除了要有创造力,还要有自制力。刘波虽然有较强的自制力,但终究没能敌过外在环境的力量。刘波的悲剧与其说是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这一代成长型知识分子可能都会遇到的悲剧,这是人性膨胀和不完善的社会机制混合作用的结果。刘波和爆发户式的草莽英雄还不同,他是通过理性分析、思考后才介入经济运作,这正是大量知识分子目前也在走的路。刘波的教训警醒后来者千万别犯同样的错误。一句话:任何人的虚名和扩张都千万不要超过真实,否则垮台是迟早的事。
赢周刊:您认为刘波还会露面,甚至东山再起吗?
姜 汤:刘波做了什么,就应该承担什么,这是天经地义的。至于罪与非罪,要由司法机关来判定、裁决。但如果只是经济上的纠纷,只要说得清楚,就没必要跑。跑就失去了话语权,反而说不清楚了。我认为刘波本人的法律意识很强,不太可能做犯罪的事,但诚成文化的财务状况确实很复杂,帐不好清,刘波也许只是想回避一下,缓解当前的压力。我相信刘波不会就此沉默,他还会以某种方式回来。刘波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割断自己成长历史的人,如果他就这样简单地断绝自己的历史和那些与自己的历史息息相关的人,他会生活得很不自在,单单是孤独他可能也承受不了。我相信他每天都在思考和反省,我本人很希望他利用自己的才能合理合法地重组自己的事业,爽快地回来了结所有该了结的债务和利息。只有这样他才可能重新成为他自己,才可能又回到当初没有被扭曲的状态,成为真正有良知、有大智慧的现代知识分子。